#头条家时光#小时候,父母的称呼虽然土,但却倍感亲切。现在很少有那样的称呼了,但彰显的却是社会的进步。

豫东地区,称父亲叫“伯”,实际读“bai”。如果父亲有兄弟几个的,老大家的孩子自然叫父亲为“伯”,叫父亲的兄弟自然是大叔、二叔依次排列。有的称自己的父亲叫“伯”,称父亲的兄弟为二伯,三伯。老二、老三家的孩子为了尊重老大,就随着老大家的孩子叫,叫伯父叫大伯,叫自己的父亲也叫二伯、三伯,也有叫自己的父亲叫二叔、三叔的。
周围有叫父亲叫“大”的,更普遍的是义子称呼自己的义父为“干大”。
我们这里叫自己的母亲都叫“mai”,虽然与“咩”相近,但我敢断定绝对不读“咩”,着实想不起来用什么同音字来代替这神圣的称呼。兄弟家的孩子则依次称自己的大伯母、二伯母为大“大大”、二大大。

小时候,很羡慕有的孩子和同学称呼自己的父亲“爸爸”,称呼自己的母亲“妈妈”,这些孩子的父亲母亲自然是有工作的,最起码一方是有工作的。
现在不管是城里,还是乡下,孩子们称呼自己的父亲都是爸爸,称呼自己的母亲都是妈妈,自然也没有再随着老大家的孩子称呼的现象了。
直到现在,我们仍然称父亲为“bai”,称呼母亲为“mai”,这称呼是那样的亲切和自然,包含着浓浓的亲情。

称呼变了,变的是经济,彰显的是农村的变化,社会的进步,不变的是亲情。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jiaxuvip@163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fc9.com/4283.html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fc9.com/428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