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底世界评课优缺点-海底世界评课优缺点及建议

教师需要天赋吗?我的回答是不太需要;天赋对教师重要吗?我的回答是重要。

我有幸在距临沂1700多公里的华师附小遇到了一位极具天赋的老师,我的跟岗导师——钟艳娟主任。

我的结论始于一节课,上午第四节课(上午四节课,每节课35分钟),我随钟老师来到三年级5班。此时,正值眼保健操,钟老师来到教室先准备上课课件,纪律委员负责督查学生做操情况。结束后,纪委向钟老师报告做操情况:有一位同学做的不认真。钟老师让他到教室后面完整的做一遍。但这位同学明显是一名“惯犯”,很快就被同学指出在后面也不好好做操。按我们的思维方式,这位同学一定是态度有问题,说不得要进行一番“爱的教育”。下面让我们看看钟老师的做法。钟老师问:“你是不是不会做?”请允许我重复一遍这句充满教育智慧的话:“你是不是不会做?”学生反驳道:“我头疼。”钟老师:“头疼更需要做操啊,眼保健操就是针对学位的,按对穴位是很舒服的。”最后,学生认认真真的完成了一遍眼保健操。教育从来不会因训斥而胜利,胜利来自于教师的爱和耐心。

正课开始,今天上的是第23课《海底世界》,课堂流程大同小异,不在此赘述。值得注意的是钟老师在检查朗读预习时,提出这样的要求:接下来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,先请大家齐读课文,中间我会请大家暂停,请一位同学接读,如果我没有喊暂停,大家就继续齐读。本节课,钟老师没有暂停,但钟老师并不是为了省力,她正忙着听着几位同学的朗读,忙着纠正这几位同学的读书姿势……钟老师的身影照到了每一位同学。不用说,你也知道这叫关注全体学生。

钟老师的天赋不仅体现在课堂上。下午下班后,得以有时间和钟老师进行请教。我把之前准备的提问找了出来:1.华师附小的校训是“博学于文,约之以礼”,那么为了达到这一育人目标,语文教学除了教授教材还设置了哪些课程(校本课程、教研计划)?2.如何促进教师成长?其发展路径是怎样的?动力来自于哪?3.您如何看待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关系。

钟老师给我做了耐心而细致的讲解,既解答了很多教学上的疑惑又教授了身为教师的尊严和幸福所在。在钟老师的教学体系中,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“写好字、读好文,写好文”的能力。并且要以教材为基,按照有序训练的方式逐步培养。这一点和我不谋而合,具体内容参见我之间的文章《以语文为本,倡导读写结合 以教材为基,践行知能合一》。除此之外,钟老师向我介绍了二十四节气课程:将节气来源、古诗、手抄报、诵读、故事等等融入到二十四节气课程中,借此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。值得一提的是,随着年龄和能力的提高,二十四节气课程和其他活动的策划,已经全部交给学生去做,钟老师只负责活动把关、提升、记录、评比。当然,二十四节气课程只是课程体系的一个分支。课程建设更多与教师有关,换句话说,教师擅长什么,就会有什么课程。

钟老师还告诉我:不可否认,我们的孩子层次都很高,有些孩子在校外已经学到了很高的层次,我还在教教材的《古朗月行》,有些孩子已经对李商隐有了很深的研究。教育是一个发现美的过程,李商隐的诗很美,《古朗月行》也很美。独学是孤独的,集体是快乐的,是孩子不可或缺的童年。我问:“那教师的动力来自于哪里?”钟老师这样回答:“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,喜欢看到孩子们的进步。教师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是发现学生的优秀,但更要的是发现学生的进步。”

如果要找一种科学原理来解释,我想大概是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价值需要,我把它称为教师的天赋——天生喜爱孩子。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jiaxuvip@163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fc9.com/414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