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回开车和小P外出采样时,路过一处隧道。
我闲扯说道,隧道中最怕的就是视觉疲劳,如果隧道太长,其实是有安全隐患的。
“你听说过秦岭的终南山隧道吗?”小P来了兴致,“在18公里的隧道中,为了缓解驾驶员的视野单一感,充满了绿植和灯光。”
开车如此,人生亦是如此。
当你经历人生路上起伏坎坷、似乎不见光明之时,可能正身处人生的“隧道”之中。
这种黎明前黑暗的感觉,称为“隧道视野效应”。
+++++++++++++
隧道视野效应
当你身处隧道之中,你能看到的只是四周狭窄的视野。
但是当你走出隧道,就可以看到更广阔的风景。
+++++++
拓宽视野,不做井底之蛙
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”
青年的杜甫登上泰山,望向无垠的广阔天地,由衷感慨泰山的高耸之势。
人生如同登山——
站在山脚,受山体遮挡、视野受限,无法辨别另一侧的天地究竟如何;
一旦登上顶峰,眼前豁然开朗,映入眼帘的,是山外有山、从未可及的震撼。
特斯拉总裁马斯克曾在采访中表示,自己经常阅读关于历史的书籍。是为了拓宽自己的视野,不愿重蹈历史的覆辙。
罗翔老师说:“我们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,我的认知也是有限的。”
永远不要觉得自己的视野已经足够辽阔,你自以为拥有的知识,其实不过沧海一粟。
不可好高骛远
万物有度,拓宽视野,不是让你做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者。
与其天马行空地让自己浮在“空中”,不如脚踏实地定下目标。
一代文学宗师鲁迅先生,少时在学堂读书时,曾因成绩优异获得一枚金质奖章。他立即卖掉,换回几本书和一串红辣椒。
每当夜寒难耐时,摘下一颗红辣椒,驱寒读书。后来,日积月累的广泛视野和扎实思索,让其铸造了令人至今难忘的“孔乙己”形象。
被世人称之“大师”者,大多拥有优于常人的视野。而他们宽阔的眼界,却无一不是一步一个脚印、亲身实践出来的。
如何把握人生的“隧道”
1.提升认知,望眼未来
如今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我们拥有太多便捷的途径可以提升自己的认知。
我至今仍记得学位典礼上院长的话语——
一定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。
就拿如今的人工智能来说,不少人消极扬言:这是让我们失业的前奏;
但有一群人,却积极拥抱新知识,努力提高自身在新时代的认知水平。
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,时代不会为你而停留,只有你不断地拓展认知跟上时代的潮流。
2.不贪图蝇头小利,从长计议
对于唾手可得的利益,几乎没有人可以不假思索地说“不”。
但若你能着眼于未来的长期利益,想必眼前的蝇头小利就不会吸引你。
而做到克制的前提,就是拥有更宽的眼界、更高的认知水准。
从长计议,才能让你走出人生的“隧道”,看到外边的风光。
3.坚定的选择,是成功的一半
多少人一生都在“随大流”——
看到别人炒股赚钱了,跟风去炒股,却被狠狠割了一波“韭菜”;
听说别人报了健身课瘦身成功,信誓旦旦也办健身卡,结果一年只去了几回。
细想之下,竟没有多少自己的思考、见地。
倘若没有坚定的选择,人就极其容易迷失在无尽的“隧道”中。
人生一路,坎坷起伏。
愿你在不断的自我提升中,走出隧道!
愿你即使“身处隧道”,也是绿植遍布、光彩绚烂!
本文图片来源于版权方,任何网站、报刊、电视台、公司、组织、个人未经版权方许可,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。
往期唠嗑(′?ω??`)
关于我
出生四月,取名有度。一个话不多的男生,以兴趣为引,寻找生活中的心理。
相遇即是有缘人,感谢关注!
一半唠嗑,一半心理。
工作日不定时更新,周末必更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fc9.com/1607.html